试题.net
试题要求:

        情境一

        一天晚上,莉莉和妈妈散步时,有下列对话:

        妈妈:月亮在动还是不动?

        莉莉:我们动他就动。

        妈妈:是什么使他动起来呢?

        莉莉:是我们。

        妈妈:我们怎么使他动起来的呢?

        莉莉:我们走路的时候他自己就走了。

        情境二

        在幼儿园数学区活动中,老师给莉莉出示两排一样多的纽扣,莉莉认为一一对应排列的两种一样多。当老师把下面一排聚拢时,她就认为两排不一样多了。

(1)莉莉的行为表明她处于思维发展的什么阶段?举例说明这个阶段思维的主要特征及表现。

(2)幼儿这种思维特征对幼儿园老师的保教活动有什么启示?

试题解析:
答案:

本题考查考生对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特点的掌握。

(1)莉莉的行为表明她正处在思维发展的具体形象思维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根据皮亚杰的研究成果,表现为思维具有不守恒性、具体形象性、刻板性和泛灵性;以自我为中心,只能从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不守恒性表现为两排相同数量的扣子,更改了排列方法,孩子会认为数量也发生了更改;具体形象性表现为孩子知道2个苹果加3个苹果一共是5个苹果,但不知道2+3=5,思维需要具体事物给予支持;刻板性表现为孩子知道2+3=5,但不知道3+2等于几;泛灵性表现在孩子认为娃娃、椅子都和她一样是有生命有思维的;以自我为中心只能从一个角度思考问题,表现在孩子认为月亮是跟着他在运动的。

(2)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特征对幼儿园教师的保教活动提出以下要求:

1.应多为幼儿创设直接感知和动手操作的机会,如在开展幼儿园集中教学活动中,以直观形象的事物或模具让幼儿直接感知,多让幼儿参与动手操作。

2.要通过各种活动丰富幼儿的表象,在教学活动中应重视幼儿在各种活动中所积累起来的感性经验,使幼儿能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如在开展认识水果的科学活动中,可以以带幼儿去果园的活动形式来替代在幼儿园开展的集中教学活动,这能让幼儿积累更清晰的认知表象。

3.教学活动中要直观形象,突出具体性、形象性。直观形象性是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将活动内容以可感知的形式展示给幼儿,幼儿的认识具有具体形象性,教师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应尽量通过合适的教具将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

4.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问题情境是引发幼儿思维的方式,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或者布置情景的形式创设问题情境,如在区角角色游戏中,当幼儿的游戏水平较低,在充当医生角色时总是简单地以打针为的行为方式为主时,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我的宝宝没有就只有小感冒,能不能不打针呢?”的暗示给幼儿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解析:

同上。

考点:幼儿心理发展中的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