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net
试题要求:

论说文: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

孟子曾经引用阳虎的话:“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孟子•滕文公上》)这段话表明了古人对当时社会上为富为仁现象的一种态度,以及对两者之间关系的一种思考。

试题解析:
答案:

【范文】

浅谈“仁”与“富”

孟子曾用“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来表示古代社会对“富”和“仁”的态度。这种观点虽然有一定的道理,却也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富”和“仁”并不是水火不容的,它们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社会发展。
“为富”是“为仁”的基础。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绝大多数人只有在基本满足自己的生活所需后,才有能力去帮助别人,当温饱都不能解决的时候,谁还有精力去“为仁”呢?比尔•盖茨、邵逸夫、陈光标让人们铭记的并不只是他们的巨额财富,更有他们“裸捐”的大爱,遍地的逸夫楼和自费救灾的义举,然而这些行动都离不开财富的支持。只有“为富”,才能更好地“为仁”,所以,为富是为仁的基础。
同样,“为仁”是长久“为富”的保障。不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只有求财有道,合理合法途径获得财富,才能持久发展。权臣和珅滥用职权,收敛钱财,最终身败名裂,一无所有;奶制品王国三鹿,因为三聚氰胺事件,短短几个月轰然倒塌;事实证明,“为富不仁”最终都不能达成目标。归根结底,要想长久“为富”,必须做到合理合法去追求财富,没有兼顾社会利益,就不可能实现单纯的经济利益。
“为仁”是基石,“为富”是养分,两者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只有在“仁”的准则上追求“富”,在“富”的过程中不忘“仁”,两者才能齐头并进。时下,“好行其德”的君子越来越多,一旦哪里地震、洪涝,他们率先捐款捐物,支持国家救灾重建,而这些善行都被老百姓记在心里,他们用购买相关品牌商品实际行动来支持这些“富”与“仁”的榜样;而“为富不仁”者则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富”与“仁”不仅可以兼得,而且必须兼得。
王安石曾说:“聚天下之人,不可以无财;理天下之财,不可以无义。”所以,为富切记要为仁;为仁者不忘求富,才是顺应天时地利人和之道。

解析:

参考立意:

浅谈富与仁
富与仁的辩证关系

考点:论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