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net
试题要求:

在小班的家长会上,有两个家长质问带班的李老师:“为什么不教孩子写字和拼音?再不教的话,我们的孩子就转园。”对此,李老师恰当的做法是(  )。

试题解析: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幼小衔接的原则。幼小衔接是指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两个阶段的衔接。幼小衔接活动是为儿童实现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两个阶段的平稳过渡而开展的各种专门的教育活动。幼小衔接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整体性原则。从体、智、德、美各方面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家长以及有的教师认为幼小衔接的内容就是要在认字、写字、学拼音、做算数等方面做好准备,普遍存在偏重智力方面的倾向。小学新生的不适应往往不是知识准备上的不足,更多的是独立性、主动性、自控性等学习品质以及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准备不够;(2)长期性原则。要使儿童顺利适应小学新环境,儿童体、智、德、美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准备需要幼儿园和家庭长期培养,在整个学前教育阶段,教育者有意识地锻炼儿童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通过系统的规划和课程的实施,使幼儿逐步具备进入小学所应有的各方面素质;(3)合作性原则。《幼儿园工作规程》以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了幼小衔接工作必须与家庭和小学共同开展,才能有效实现目标。家庭是幼小衔接工作上的合作伙伴,我国家长对孩子的学业期望较高,对孩子进入“正式学习”阶段十分重视,不同的教育观往往汇集到此时产生比较集中的矛盾,比如是否要重点开展智力教育、是否需要提前学习小学课程内容、是否要用小学生的评价标准来评价幼儿等问题。如果家庭和幼儿园的教育观念不一致,对幼儿势必产生消极的影响;(4)适宜性原则。做好幼小衔接并不是简单地提前学习小学知识,采用小学的课堂听讲方式开展教学,就是幼儿园教育小学化。虽然在幼儿园大班后期,有的幼儿已经表现出学习小学课程内容的能力,但是他们的年龄特点仍然处于幼儿阶段,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式均需要适宜这一年龄阶段的特点。幼儿园的教育内容都源自于儿童熟悉的、感兴趣的、与之密切相关的周围生活中具体的人或事,学习以操作活动、游戏、生活活动为主要途径和形式。小学的学习内容与学习形式还不适合这个年龄段,如果简单地将之移到幼儿园,非但不利于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还将挫伤儿童对学习的兴趣。题干中,家长不理解幼儿园不教写字和拼音的,是家长对幼小衔接中整体性原则的错误理解,偏重智力方面发展,还没有认识到适宜性原则,容易造成幼儿园教学小学化。同时,李老师应当遵循合作性原则,因为家庭是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合作伙伴,应当听取家长意见,并向家长耐心解释幼小衔接阶段教育的原则。B项正确。

A项:根据幼小衔接的原则,幼儿园应当与家庭的合作,但接受家长意见适当增加拼音和写字的内容,则会违反适宜性原则,此项措施不是最恰当的做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尊重家长是合理的工作态度,但向家长推荐校外辅导机构有违幼小衔接的适宜性、整体性原则,此项措施不是最恰当的做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不予理会违背了幼小衔接的合作性原则,此项措施不是最恰当的做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考点:素质教育的实施